如何定義一個零件的復雜度,一直是工程師持續(xù)在思考和探討的話題,那么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零件的復雜度。
前面文章已經介紹過何謂復雜度,復雜度即數量多少的問題。產品的復雜度有:零件數量、裝配關系、裝配時間、DFA指數等。那么在零件層級有哪些屬性可以進行數量多少的分析呢?我們今天來深入聊一聊零件的DFM設計。DFM即Design for Manufacturing,翻譯為中文叫“面向制造的設計”,應用的場景為零件的可制造性,通過分析零件的復雜度,從而降低零件的復雜度,以達到減少零件的制造時間和制造錯誤,從而達成零件成本降低的目標。
如下圖1,有金屬件,有塑料件,有些零件是注塑的,有些零件是壓鑄的,有些零件是鈑金沖壓的,且不同零件之間有不同的結構即幾何形狀。
由此,我們可以將零件的復雜度歸納總結為零件的材料、工藝、結構(幾何形狀)、材料和工藝、工藝和結構的復雜度的分析,通過零件這些屬性的分析,減少零件的制造時間。那么我們一一來分析一下這些屬性的復雜度。
第一,什么是材料的復雜度。前面說過,復雜度即數量多少的問題。對于材料來說,材料用量的多少以及加工這個材料時間的多少即為材料的復雜度。
首先,材料用得越少,通常情況下對應該材料的加工時間也會越少。為了讓零件材料盡量少,我們通常會從3方面進行零件的輕量化設計,①使用競品對標分析,進行零件小型化設計,確保零件的厚度和尺寸是最優(yōu)的;②評價零件的表面是否有價值,如果無價值盡量進行鏤空設計(只適用于模具加工的零件);③家族零件設計,也就是一套模具同時生產出多個零件。
其次,當我們完成輕量化設計優(yōu)化之后,我們進行材料可制造性的評價,材料加工得越快,那么該材料的可制造性越好。材料屬性里面,什么是影響材料加工速度的因子呢?當然就是材料的硬度或材料的熔點。在滿足零件場景使用的材料選擇下,材料的硬度越小或者是材料的熔點越低,那么該材料越容易加工,即該材料的復雜度越小。
金屬里面鋁或常用鋁合金的硬度是非常易于加工的,如果用于模具加工例如壓鑄,鋁的熔點也是相對低的,所以鋁合金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產品。塑料里面熔點比較低的有PP等材料,在模具加工的時候能耗低且較快達到熔點問答進行模具加工。
第二,什么是工藝的復雜度。工藝的復雜度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哪些工藝加工更高效,工藝時間短工藝步驟少。首先,我們對常見的零件加工工藝進行匯總及歸類總結如圖2:
當前常見的零件加工工藝分為5大類,分別為冷凝工藝、變形工藝、鈑金加工工藝、輪廓加工工藝及金屬去除工藝。僅從加工速度來看,效率最高的為冷凝工藝……效率最低的為金屬去除工藝,也就是說工藝最簡單的為冷凝工藝,最復雜的為金屬去除工藝即機械加工工藝。當然我們選擇零件加工工藝需要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是加工效率,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產量、精度、尺寸……成本等因素。
第三,怎么定義零件結構的復雜度。按照以上邏輯,我們把結構的復雜度轉化為加工效率來分析,那么影響加工效率的結構因素有哪些呢?其一,盡量避免異形面,異形面即為形狀不規(guī)則面,反之方形、圓形等形狀稱之為規(guī)則形狀;其二,盡量少的零件表面塊,表面塊越少零件越易于加工,何為表面塊?見下圖3:
圖3
從左到右表面塊分別為10、6、3、3,這些零件結構對應的表面塊越少,零件越容易加工,我們可以想想一下,如果零件的加工工藝是機加工、注塑、壓鑄,那么他們對應的加工速度最快的應該就是表面塊最少的零件;其三,基準面要少,盡量只有一個基準面,這樣可以避免零件加工的時候反復的裝夾、工序過多帶來的加工時間過長,且累計公差大;其四,零件長徑比居中。什么是長徑比?見下圖4,即為L/D:
圖4
長徑最佳的比值在0.5~3之間。小于0.5,比值過小,意味著零件很短但是直徑很大,帶來的零件加工難題是不容易裝夾,或容易帶來加工誤差。大于3,意味者零件很細長,為了解決加工過程中可能的零件變形,我們通常會選用剛度更好的材料或者是使用工裝夾具,不管是哪一種情況,毫無疑問,都會帶來過長的零件加工時間;最后,零件的公差要求盡量放寬。嚴格的公差很容易讓工程師誤認為是高質量高品質,其實答案是不確定的,有些嚴格的公差會帶來高品質,有些反之會帶來質量問題,例如內應力。但是嚴格的公差肯定會帶來過長的加工時間、過高的零件報廢率、以及昂貴的加工設備等問題。
至此,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零件復雜度的分析,但相信小伙伴們的腦袋里面有一個大大的問號:那么多維度的零件復雜度分析,看起來就很復雜。為了消除到這個打問號,我們要引入DFM指數的概念。前面介紹的零件復雜性分析維度,都轉化為加工速度的問題,而加工速度最終會與零件成本掛鉤,那么DFM指數公式如圖5:
DFM指數范圍為0~100,指數越大越好,越大代表零件越容易加工制造,甚至不需要加工,那么零件就越簡單。建議將此方法引入到公司的設計規(guī)則指引里面去,長期以往,公司的零件極簡設計將越來越具有競爭力。你學會了嗎?
科理咨詢,歷經33載的沉淀與積累,始終致力于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與智能制造能力的深度提升,運用先進科學的工具和嚴謹的方法論,已成功助力眾多企業(yè)實現全面成本優(yōu)化。科理擁有四大核心事業(yè)部—創(chuàng)新、制造、服務及AI人工智能,它們相互協(xié)同共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。同時,我們在全國多地設立對標創(chuàng)新中心,這不僅是與客戶溝通的橋梁,也是近距離了解創(chuàng)新降本最新應用的基地。